风湿性
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这种细菌感染发生在咽部时,可能会引起急性
扁桃体炎或
咽炎。在某些个体中,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这些细菌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常反应,导致心脏、关节、皮肤和大脑等部位发生炎症。
风湿性
心脏病主要影响心脏瓣膜,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导致瓣膜损伤的具体机制包括:
1. 炎症过程:当链球菌感染触发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不仅攻击细菌,还会错误地识别并攻击心脏组织中的某些成分(如心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因为这些成分与链球菌上的抗原结构相似。这种交叉反应导致了心脏瓣膜区域的慢性炎症。
2. 瓣膜增厚:长期的炎症会促使瓣膜周围的结缔组织过度生长,使瓣膜变得僵硬、增厚,并可能形成瘢痕。这会影响瓣膜正常的开闭功能,造成狭窄(瓣口不能充分打开)或反流(血液逆向流动)。
3. 瓣叶粘连:在炎症过程中,相邻的瓣叶可能会发生粘连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瓣膜的功能障碍。
4.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直接由免疫反应引起的损伤外,反复发作的风湿热也可能对心脏造成累积性损害。此外,长期的心脏负荷过重(如
高血压、
心肌病等)也会加重已有的瓣膜病变。
综上所述,风湿性
心脏病通过引发持续性的炎症过程和组织修复异常,导致心脏瓣膜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最终影响心脏泵血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