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也称为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存在的肺部疾病导致右心室负担加重,最终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最明显的心脏变化主要发生在右心室。
1. 右心室肥厚:这是慢性肺心病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由于肺动脉高压使得右心室必须更加努力地泵血以克服增高的阻力,长期下来会导致右心室肌肉层(即心肌)逐渐变厚。这种适应性变化起初是为了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但过度肥厚最终会损害心脏功能。
2. 右心扩大:随着病情的发展,除了心肌肥厚外,还可能出现右心腔扩张的现象。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使心室壁逐渐伸展变薄,导致整个右心室体积增大。这种结构性改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并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3. 三尖瓣反流:由于右心室扩大和压力增加,可能会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即血液从右心室向右心房逆流。这种情况会加剧心脏的负荷并影响血液循环效率。
4. 心肌细胞损伤与纤维化:长期缺氧及高压力状态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并伴随有间质性纤维化的发生。这些病理变化会影响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脏泵血效能。
综上所述,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右心室是最容易受到影响并出现显著改变的心脏部位。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