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这种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多个部位的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重要器官供血的动脉。随着病情的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1.
冠心病: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梗死,表现为胸痛(
心绞痛)或急性
心肌梗死。
2. 脑血管疾病:脑部供血的动脉受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中风。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中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3. 周围血管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治疗。
4. 肾功能损害:肾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长期下去可能会引起
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
5. 主动脉瘤:在主动脉等大血管中形成的斑块若逐渐侵蚀管壁,可能导致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一旦破裂将危及生命。
6. 视网膜病变:眼底小动脉受累可造成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问题。
7.
心律失常:心脏传导系统受到粥样硬化的影响时,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异常。
以上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死亡风险。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