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原发性
肝癌时,最常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蛋白质,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然而,当发生某些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细胞癌(HCC)时,血清中的AFP水平会显著升高。
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FP浓度来辅助诊断原发性
肝癌。一般而言,如果患者的AFP水平超过200 ng/mL,并且持续升高,尤其是伴有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情况下,需要高度怀疑肝细胞癌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高水平的AFP对于诊断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并不是所有肝细胞癌患者都会出现AFP升高的情况,部分患者的AFP可能处于正常范围或仅有轻微上升。
此外,在评估AFP水平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
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AFP轻度升高,因此不能单凭AFP一项指标来确诊原发性
肝癌。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和组织
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总之,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之一,但其解释需谨慎,并与其他临床信息相结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