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具体来说,这类抗生素能够与细菌细胞内的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多个步骤,从而发挥其抗菌效应。
首先,在翻译起始阶段,氨基糖苷类可以导致mRNA读码错误,使得错误的氨基酸被引入到正在合成的多肽链中。这不仅会生成无功能或有毒性的蛋白,还会消耗细菌细胞内有限的能量和资源,进一步削弱其生存能力。
其次,在延伸阶段,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能引起核糖体移位障碍,使多肽链过早终止或者形成异常结构,阻碍正常蛋白质的合成。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对细菌细胞膜产生影响,增加其通透性,导致重要物质外泄,最终造成细菌死亡。但这一机制并非该类抗生素的主要抗菌作用方式。
总之,氨基糖苷类通过特异性地靶向细菌核糖体并干扰蛋白质合成过程来发挥其强大的杀菌效果,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由敏感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