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障碍是一种影响婴幼儿及儿童进食行为的问题,它可能涉及食物的选择、量、方式等方面。这类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喂养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拒绝进食:孩子可能会拒绝吃某些特定的食物或所有类型的食物,这可能是由于口感、质地、颜色等引起的。
2. 进食量减少:表现为孩子在餐桌上吃得越来越少,无法完成应有的食物摄入量。
3. 偏食严重:只愿意食用少数几种特定的食物,对其他食物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感。
4. 饮食习惯异常:如过度依赖奶瓶喂养、长时间使用安慰奶嘴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影响正常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发展。
5. 进食时情绪问题:用餐时间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等情况,表明孩子在进食过程中存在心理障碍或不适感。
6. 生长发育迟缓:长期喂养困难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起体重增长缓慢或者身高增长受限等问题。
7.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
腹痛等消化道表现,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考虑功能性因素导致的喂养障碍。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用餐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