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断剂,也称为β-阻滞剂,在治疗
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涉及对心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首先,这类药物通过与心肌细胞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止去甲肾上腺素(一种由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以及肾上腺素(即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对心脏产生兴奋作用。这种阻断效果能够减少心脏自律细胞的自动除极频率,降低窦房结起搏速率,进而减慢心率。
其次,β受体阻断剂还能抑制由交感神经激活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及传导速度加快现象,这有助于减轻或预防因过度兴奋导致的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
心律失常的发生。此外,它们还可以改善心脏复极过程中的电生理特性,减少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形成,这对于防治某些类型的
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尤为重要。
最后,长期使用β受体阻断剂还可能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小左心室壁张力等方式间接改善心脏功能状态,对于慢性
心脏病患者而言,这种作用同样有利于控制和减少由
心脏病变引发的
心律失常。总之,β受体阻断剂在治疗
心律失常方面的多重机制使其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