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子宫-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资料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子宫-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资料:

医学教育网整理信息如下,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复习,请参考!

一、子宫的韧带: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

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宫骶韧带:向后向上牵引子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注:切除子宫而保留双附件时,不需要切除的韧带是卵巢的韧带,固定子宫的韧带都需要切断。

二、子宫的解剖: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1.位置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人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维持。

2.形态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宫体;宫体顶部称为宫底;宫底两侧称为宫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为宫颈。宫体与宫颈之比,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宫腔呈倒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重点考点)宫颈内腔呈梭形称为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为宫颈外口,通向阴道。医学教育网.整理宫颈下部伸入阴道内称为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

3.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组织结构不同。

1)宫体: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3层。子宫内膜层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为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为基底层,不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子宫肌层较厚,非孕时约0.8cm,由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弹力纤维组成,分为内层(肌纤维环行排列)、中层(肌纤维交叉排列)、外层(肌纤维纵行排列)3层。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子宫浆膜层在子宫前面,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组成。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粘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考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