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消化系统知识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相关内容,相信备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想知道,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1.代偿期 非特异性表现 乏力、食欲缺乏为突出表现,可伴有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轻度腹泻等,类似慢性肝炎。
2.失代偿期 两大表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
(1)肝功能减退
1)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黄疸、面色晦暗,体重减轻,肌肉萎缩,肢体水肿。
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腹泻、腹痛。
3)血液系统:出血倾向和贫血:鼻黏膜及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道出血,贫血。
4)内分泌功能紊乱:肝脏灭活雌激素功能减退,可出现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肝掌,男性睾丸萎缩、性欲减退、毛发脱落、乳腺发育;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糖尿病风险增大,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
(2)门脉高压症:三大表现 腹水、脾大、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1)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发生率为75%以上)和最突出的表现。机制:
①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腹腔内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浆外渗;
③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
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⑤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超过胸导管的引流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至腹腔。
2)脾大:脾脏因长期淤血而大,多为轻、中度肿大,消化道出血后可暂时性缩小。脾大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可有出血倾向。
3)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4支重要的侧支循环)食管和胃底静脉、腹壁静脉、痔静脉、腹膜后静脉。
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的特征性表现。
最具临床意义的是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此处的静脉压力差最大,肝硬化患者胃酸反流可腐蚀食管下段黏膜,如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增高,可能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引发致命性的大出血。
②腹壁静脉曲张特点:“水母头状”,曲张静脉以脐为中心,脐上的血流向上、脐下的血流向下,脐周静脉明显曲张。鉴别诊断——由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无论是脐上还是脐下均向上,曲张静脉多分布在侧腹壁。
[经典例题1]
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C.低白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参考答案] 1.B
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课程开始招生,现在购买即赠2020年课程提前备考,让你赢在起点!点击进入查看班次详情>>

编辑推荐:
临床助理医师笔试考试【心血管系统】必备知识点与试题汇总
临床执业助理笔试考完别放松!这七件事儿你必须重点关注!
2020年医师资格笔试考试考后问卷调查!点击进入填写>>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成绩查询预约提醒
以上关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消化系统知识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