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内容繁多,让很多考生有些不知道如何去复习,抓不住重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依据胸腔内压力 气胸又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1)闭合性气胸:常常是自发性气胸,也可以称为单纯性气胸。发生闭合性气胸时胸膜腔内积气量的多少决定患侧肺萎陷的严重程度,胸膜破裂口较小,随着胸腔内积气与肺萎陷程度增加,肺表面裂口缩小、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直至吸气时也不开放,气胸则可趋于稳定,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大于气压。测定时可以为负压也可以为正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破裂口不再漏气。
患侧肺萎陷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将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通气血流比率也失衡。患侧胸膜腔内压增加还可引起纵隔向健侧移位。
为了便于临床观察和处理,根据临床表现把自发性气胸分成稳定型:呼吸频率90%;两次呼吸之间说话成句。不符合这些条件的为不稳定型。
(2)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1)交通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观察数分钟,压力又复升至抽气前水平。
2)开放性气胸:胸壁外伤破损,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同样几乎等于大气压。
上述两种气胸时,患侧肺部分或完全萎陷,呼吸功能减退;患侧胸膜腔内压高于健侧,纵隔向健侧移位,进一步使健侧肺膨胀受限。吸、呼气时,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向健侧移位,呼气时向患侧移位,形成纵隔扑动。纵隔移位和扑动影响静脉回心血流,引起循环障碍。
(3)张力性气胸:亦称为高压性气胸,气管、支气管及肺损伤处或者胸壁伤口处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胸膜腔压力在短时间内高于大气压,使肺脏迅速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