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儿科系统会涉及到的考点,下面跟着小编通过练习题来掌握这个知识点吧!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以及颈部淋巴肿大。发病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
患儿,男,5岁,发热7天,在当地医院抗生素治疗无效,口唇充血皲裂充血成草莓舌,手掌硬性水肿,皮肤出现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风湿病
B.川崎病
C.湿疹
D.猩红热
E.手足口病
【正确答案】B
2.该病治疗首选下列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糖皮质激素
C.抗生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肝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治疗阿司匹林30~50mg/(kg·d),分3~4次服用,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约2周左右减至3~5mg/(kg·d),维持6~8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经过小编的解读,大家对于这个知识点有没有掌握呢,儿科系统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点和拿分点,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网校这部分知识是由马蕴琦老师讲解,快来免费试听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