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腹外疝考点:腹股沟疝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腹外疝考点:腹股沟疝,相信是考生们关注的事情,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第二十八章 腹外疝  第一节 腹股沟疝

一、病因

先天性解剖异常;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并腹内压增高。

1.先天性斜疝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逐渐下降,并依次带动腹膜、腹横筋膜及腹前外侧壁各肌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最终推动皮肤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鞘突下段在出生后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自行萎缩闭锁。

如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如斜疝和/或鞘膜积液;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

2.后天性斜疝

(1)腹股沟区解剖缺陷,腹壁薄弱。

(2)腹横筋膜和腹横肌发育不全,不能关闭腹股沟管深环。

(3)腹内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等。

二、诊断

1.斜疝 开始时肿块较小,疝环处仅有轻度坠胀感。一旦肿块明显,并穿过浅环甚或进入阴囊,诊断就较容易。

(1)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有肿块,偶有胀痛。

1)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

2)用手按肿块并咳嗽:膨胀性冲击感。

3)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回纳后浅环、深环触诊: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

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患者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块并不出现;移去手指,疝块由外上向内下鼓出。

疝内容物不同,感觉不同:如为肠袢,柔软、光滑,叩之呈鼓音。回纳时常先有阻力;一旦回纳,肿块即较快消失,并常在肠袢进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如为大网膜,坚韧,叩呈浊音,回纳缓慢。

(2)难复性斜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3)滑动性斜疝:除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多见于右侧。

(4)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块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如为肠袢:局部疼痛明显+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

【嵌顿疝的结局】①肠袢坏死穿孔: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而疼痛减轻而肿块仍在者,不可认为是病情好转;②绞窄时间较长导致感染,疝外被盖组织急性炎症。严重者造成脓毒症。

2.直疝 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基底较宽,不易嵌顿。发病机制:由于腹壁松弛,腹压增高所致。

直疝通道:直疝三角。

①外侧边:腹壁下动脉;②内侧边:腹直肌外缘;③底边:腹股沟韧带。

临表: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疼痛或其他症状。

直疝囊颈宽大,疝内容物又直接从后向前顶出,故平卧后疝块多能自行消失,不需用手推送复位。一般不进入阴囊,极少发生嵌顿。

【敲黑板】

小结:直疝的特点(TANG)

老年——突出于直疝三角——基底宽——不易嵌顿——半球形——不进入阴囊——压住内环,疝块仍能突出。

斜疝的特点(TANG)

儿童、青壮年——突出于腹股沟管——易嵌顿——梨形——进入阴囊——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

3.斜疝VS直疝 核心!

三、治疗

1.1岁以下婴幼儿 可暂不手术,腹肌可随生长而变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2.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 ①婴幼儿;②绞窄性斜疝。

3.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前壁或后壁,治疗更彻底。

4.无张力疝修补术 优点:下床早、恢复快;不足:排异和感染危险;合并糖尿病以及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有感染可能者慎用。

5.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美观。

推荐阅读: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冲刺备考,3小时快速搞定!只要2元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直播班全新上线,限时立减100元!

去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二站体格检查还原考点练习题20道(附解析)

以上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腹外疝考点:腹股沟疝“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预祝考生顺利通过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课程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