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是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为给广大考生提供方便,医学教育网特搜集整理如下内容: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肌瘤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出血热疾病五阶段”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希望大家对“出血热疾病五阶段”有所了解,医学教育网祝广大考生备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