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前驱期症状:
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黄疸: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黄疸现象,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3.肝区不适或疼痛: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当发生炎症时,该区域可能会出现隐痛、胀痛或者压痛感。
4.尿色加深:
由于血液中未结合的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尿液颜色会变得深黄甚至茶色。
5.大便颜色变浅: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为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情况,这与肝脏分泌功能受损有关。
6.肝脾肿大:
体检时可发现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至中度增大。
7.其他症状:
如腹水、蜘蛛痣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急性期较少见,但如果病情进展到慢性阶段,则可能出现这些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表现出上述全部症状,且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病史、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