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执业药师考试 > 其他信息 > 正文

小儿感冒的症状和饮食治疗

  小儿感冒是孩子常见病,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病。小儿感冒流行时,发病人数很多,所以不容忽视。小儿感冒俗称小儿伤风,是现代医学所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称的小儿急性鼻咽炎、小儿急性咽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统称。一旦患上感冒,除了用药物治疗以外,也可以用食物治疗予以辅助治疗,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一、白菜绿豆饮

  白菜含维生素 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6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味甘,性微寒,有养味生津、清热除烦、利小便、清肠道等功能,菜根作用更为显著。绿豆呸甘性凉,能清热除烦,利小便,解毒。此汤主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小儿风湿感冒出汗不彻,周身困重发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原料:大白菜根数个,绿豆3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用中火煮至半熟;再将白菜根洗净,切成片,加入绿豆汤中,同煮至绿豆开花、菜根烂熟,即成白菜绿豆汤,饮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特点:清香且甜,绿豆可食。

  二、白萝卜炖大排

  白萝卜有赛人参之美称,可见其营养丰富,且有滋补润心、通气活血之功效,小儿伤风感冒、咳嗽吐痰,吃此菜(或喝汤)后,可立见功效。

  原料:猪排1000克,白萝卜500克,葱段、姜片、料酒、花椒、胡椒面、盐各适量。

  制作:

  1、猪排剁成小块,入开锅中焯一下,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重新入开水锅中,放葱、姜、料酒、花椒面,用中火煮炖90分钟,捞出去骨;白萝卜去皮,切条,用开水焯一下,去生味。

  2、锅内煮的排骨汤继续烧开,投入排骨和萝卜条,炖15分钟,肉烂、萝卜软即成。

  特点:有萝卜清香味,排骨肉好吃,汤鲜好喝。

  三、百合啤梨白藕汤

  梨味甘,微酸,性凉,有生津止渴、宽胸除烦、滋阴降火、泻热化痰、润肺止渴诸功效。《本草求原》说:“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燥”。此汤还有莲藕,能清热除烦。《本草纲目拾遗》说百合“清痰火,补虚损”。此汤三味合用,可治小儿伤风感冒、咳嗽等症。

  原料:鲜百合200克,生啤梨2个,白莲藕250克,盐少许。

  制作:

  1、将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折莲藕洗净去节,切成小块,煮约1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2、把啤梨与白藕放入清水中煲2小时,再加入鲜百合片,煮约1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特点:清香润口,微有咸、酸、甜味。

  四、豆腐葱花汤

  豆腐营养丰富,有“植物肉”之称。豆腐味甘微寒,能补脾益胃,清热润燥,利小便,解热毒。葱辛温,有发汗解毒作用。此汤有散寒清热的功效。用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内有胃热、咽痛声哑等症。

  原料:鲜豆腐2块,葱2~4根,油、姜片、酱油、香油、味精各少许。

  制作:豆腐切成小块或条,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放入油锅中销煎,加入适量清水,同时放进姜片、酱油,煮沸后再煮20分钟,将葱切碎,拌入豆腐汤内,烧开后,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特点:鲜嫩醇香,开胃进食,佐餐吃豆腐,饭后喝汤。

  五、紫苏粥

  紫苏叶辛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紫苏叶能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用于体弱婴儿,对偶感风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原料: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1、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一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锅内加水,烧开,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匀即成。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