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在于联手展开医药资源重组整合。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华润成功重组北药股份,不但可以推进华润医药板块整体上市,还将增加与其他两大医药集团竞争的砝码。当华润成功重组北药后,华润离央企医药航母也只剩一步之遥。
早在06年2月,华润接手重组华源集团之时,华润和北药就已有了渊源,当时华润临危授命就是为了50%的北药股份和40%的上药股。然而另人尴尬的是,这些年来华润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北药的管理层面,这与同时掌握北药50%的北京国资委有直接的关系。郭凡礼指出,此次双方签定协议标志着北京国资委终于同意就北药股权放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华润为了得到北药不惜代价的决心。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为了得到北药和国药及新上药抗衡,华润此次付出的代价包括将旗下医药集团以及微电子业务管理两大主要业务的总部落户北京,外加在北京加强投资力度,和北京市相关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微电子业务和北京市企业共同进行研发与合作,以共同打造国家级医药和微电子产业基地为对价。
郭凡礼指出,此次合作对于北京市来说无疑将加大其成为国家医药产业与微电子龙头的砝码。早前北京已将生物与医药产业定位为未来的主导产业,期待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北京市政府来说,支持华润集团通过并购重组以及加大投资力度,在北京建设形成完整医药产业链,对于提升北京在医药产业的地位,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同样具有重大价值。
当然,此次重组最大的受益者仍将是华润集团,在如今的央企医药平台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国药集团、新上药以及华润。09年,国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位列国内第一;而“新上药”的总资产将从80个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将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实现净利润8.8亿元,成为仅次于国药集团的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华润集团位列第三。
然而,这样的格局在华润成功重组北药之后将会改变。郭凡礼指出,国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医药企业集团。在成功重组中生集团后,如今已经为全国最大的央企医药平台;但是华润此次成功重组北药后,将形成华润三九和北药集团南北呼应之势,在资产规模上以及销售额等方面也会超越上药集团,从而成功晋级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在华润重组北药之前,国药集团已于09年9月成功重组中生集团;09年10月,上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对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进行整合,一个新上药浮出水面,成为上海市国资委统一的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华润重组北药势在必行,因为华润知道再不出手未来和国药及新上药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郭凡礼指出,此次华润重组北药意义重大。重组北药后,华润控制的医药资产将包括北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涵盖中药、保健品、医药流通与医疗器械领域。不仅可以使华润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一个全新的华润医药集团平台,还可以形成“上有北药”、“下有三九”的医药格局,整体规模也超越新上药而位居国内第二位。至此,华润构建央企医药航母只剩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