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和分享,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达成共识。药师与患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同时,药师可以从患者当中获得有关药品使用的资料,通过总结、评价来丰富自己的用药实践经验。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的联系,促进双方信息的沟通,结合工作实践,现就沟通中碰到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沟通的必要性
(1)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已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不合理用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原因不仅包括治疗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还包括随意用药和合并用药,更有甚者,某些药品说明书标明的药品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避重就轻,诸多原因都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2)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患者用药依从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其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例如,高血压患者应该服用足量药物来保持血压在控制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药师对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教育,向患者说明按时、足量服药的重要性,并解释某些降压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使其对药物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沟通的阻碍因素
(1)药师的能力有限,沟通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的原因,我们药师普遍缺乏医学和药物治疗学知识,面对患者时信心不足,许多药师认为药物治疗结果如何是医师的事,因而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动力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患者对药师的专业地位认识不够 ,医师在患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而患者对药师的认识仍停留在发药的层面上,对药师的意见和建议,不置可否,认为与药师没有交流的必要……
3 沟通的技巧
加强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需要。药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沟通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药师要重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只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真心沟通换得理解,以真诚关怀赢得尊重。药师与患者之间应当真诚相处,相互信任,药师更应该注意赢得患者的信任,只有这样,病人才能主动配合,按照药师诊断选择药品。举止得体,不以貌取人。不论患者来自何方,何种地位,衣着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待人接物自然得体,和蔼可亲,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在病人叙述病史时,药师应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体谅。这种专注的表现不仅仅是耐心、专心地听病人陈述,而且应当有所反应。
恰当的使用体态语、副语言等非语言交流方式可以起到语言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只有透彻理解才能让药店药师找到客观事实的核心。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于屡次购药的患者要善于运用老熟人、老朋友的语言直达问病目的。对一些挑剔、刁难、暴躁的患者,做到既不卑不亢,但又要使患者感到我们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使患者理性配合,最终达到药师与患者相互理解、信任、共同实现买药治病的目的。对那些慢性病、老年病、多发病患者,多用征询性、协商性、探讨性沟通方式,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和压抑对方的情绪,让患者乐于接受。在问病卖药过程中注重医学知识的运用。顾客在获得对症药品的同时,也了解到防病之道、养生之道。
在药学服务工作中,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沟通的技巧,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从而建立良好的药师与患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