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支气管哮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支气管哮喘

  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性反应炎症性疾病。它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这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增加和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和咳嗽症状。

  哮喘发病机制:过敏反应学说;气道炎症学说;神经受体失衡学说;其他机制(感染、药物、运动、遗传、胃-食管反流、心理因素)

  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气道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过敏反应性炎症。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过敏性哮喘病人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痰液检查:尖棱结晶(Charcot-Leyden结晶体)+粘液栓(Curschmann螺旋体)+透明的哮喘珠。

  3.呼吸功能检查: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以及峰值医=学教育网=原创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减少。其中以FEV1%最为可靠,PEF最为方便。PEF测定值占个人最大值的百分率(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度的两项有用指标。

  4.实验室检查: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测定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5.胸部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6.动脉血气分析:轻度哮喘发作,PO2和PCO2正常或轻度下降;中度哮喘发作,PO2.下降而PCO2正常;重度哮喘发作,PO2明显下降而PCO2超过正常,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

  男性,50岁。反复咳嗽、咳痰4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啰音。肺功能测定: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55%,残气容积/N总量为35%。诊断应考虑为

  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

  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

  答案:本题选B。

  该中年男性病人有4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咳痰史,近半年呼吸困难,体检和肺功能检查均说明有气道痉挛,因此诊断应考虑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其余均不支持。(注:新版教材只提到有典型哮喘和不典型哮喘,弃用了“单纯型”“喘息型”这样的分类。老版教材中提到了。了解即可。)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