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医师辅导精华:糖尿病性心脏病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疾病,主要有与糖尿病引发的大小血管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及心脏植物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人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80%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脏病。

  1)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静息状态下的心动过速:病人可在早晨觉醒时自测心率,心率常大于90次。糖尿病晚期病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受到损害,就会出现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的固定心率。一般来说,自测从卧位到立位时的心率, 60岁以下的正常人每分钟能加快15次以上,60岁以上能加快10次以上。如果病人没有这样的心率变化,就提示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都受到了损伤。另外,体位性低血压也较常见。如果病人在卧位改变为立位时经常出现头晕、眼前发晕、面色苍白,甚至晕厥,则要警惕可能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当然,上面讲的方法只是对糖尿病人并发心脏病的粗略鉴别,糖尿病人最好及早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做诊断和治疗。

  2)怎样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应该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使其维持或接近正常水平。

  患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病人要同时进行降压和调脂治疗。

  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配餐,控制总热量摄入,少时多餐,饮食宜清淡,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改善心脏冠状动脉供血状况,可适当服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起立和躺下都应该缓慢。糖尿病病人要了解自己心脏功能情况,制定适合于自己的活动量,对超过能力范围的活动应当避免。

  应定期到医院检测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若出现明显的心律不规则、血压降低、恶心呕吐、疲乏和其他异常的症状和体征,都应引起重视,需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避免心血管急症的漏诊。

  总之,广大糖尿病病人应该警惕糖尿病对心脏的危害,只要病人和医生重视到这一点,并采取积极的措施,糖尿病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