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慢性肾衰竭分期和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慢性肾衰竭(简称肾衰)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随着肾实质持续受损、肾小球滤过率(GFR)不断降低,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分期】

  1.肾贮备能力下降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50~80%,血肌酐维持正常水平(133~177μmol/L),临床上无症状,无血尿素氮(BUN)等代谢物质储留。

  2.氮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25~50%,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但<450μmol/L,通常无明显症状,可有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

  3.肾衰竭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10~2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肌酐显著升高(约为450~707μmol/L),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及水电解质失调,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尿毒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707μmol/L,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已十分显著。

  【诊断】

  1.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70ml/分钟。

  2.不同程度的贫血。

  3.影像学检查示双肾固缩。

  4.有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间质性肾炎、原发生痛风、多囊肾等病史。

  5.水、电解质失衡,(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镁血症、低钙血症等)代谢性酸中毒。

  6.累及全身多器官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出血、心包炎、肾性骨病、尿毒症脑病等。

  7.蛋白尿、血尿。

  8.高血压。

  符合上述第1项,伴有其他任何3项或3项以上者,可诊断慢性肾衰竭。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