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温度:测定肢体皮温时,应在室温恒定(20-27℃)的室内,安静休息20分钟后,取肢体不同平面的对称部位定点测量。用手背或指背同时触摸双侧肢体的相应部位。在同一个体对称部位的温差不应超过2℃。超过2℃以上或有显著降低,提示局部肢体循环障碍。
皮温降低:见于动脉闭塞性疾病。
皮温升高:见于动静脉瘘、蔓状血管瘤、红斑肢痛症。
2.皮肤湿度:A.冷而湿的肢体是血管痉挛的表现。
B.冷而干的肢体则为闭塞性动脉血管疾患的征象。
3.血管震颤感:以手掌触摸患处有震颤感时则是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的表现,压迫近端动脉震颤感即消失。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