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主要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见于绝大多数患者,粘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轻者糊状便,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稀水样便,每日排便10次以上,脓血显见。
2.腹痛:一般诉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
4.体征: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直肠指诊可有触痛及指套染血。
(二)全身表现
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至中度发热,重症患者可有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
(三)肠外表现
临床分型
1.临床类型
①初发型
②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
③慢性持续型
④急性暴发型
2.病情严重程度
①轻型: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速,贫血无或轻,ESR正常;
②重型:腹泻频繁,并有明显血便,有发热、脉速等全身症状,ESR加快,血红蛋白下降;
③中型:介于轻型与重型之间。
3.病变范围
①直肠炎
②直肠乙状结肠炎
③左半结肠炎
④广泛性或全结肠炎
4.病情分期
①活动期
②缓解期
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显著升高。X线腹平片可见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