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有荚膜,其致病力是含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到削弱,如受寒、饥饿、疲劳、醉酒、淋雨等,可诱发肺炎。 
  (二)病理 
  肺炎球菌肺炎典型病理变化分为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消散期。主要病变是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病变范围以肺段或肺叶为界,肺炎消散后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而不遗留纤维瘢痕。 
  (三)临床表现 
  1、诱因: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受凉、淋雨、醉酒、过度劳累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2、症状: 
  (1)寒战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可骤然升至40℃左右,可呈稽留热型。 
  (2)患侧胸痛:为病变波及胸膜所致,因呼吸、咳嗽而加重。 
  (3)咳嗽咳痰:患者在发病l~2天后可出现具特征性的铁锈色痰,这是因渗入肺泡中的红细胞破坏后释出含铁血黄素混于痰液所致。 
  (4)其它: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 
  3、体征:肺实变体征。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有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湿性啰音等。 
  严重感染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