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针灸治疗痛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为方便广大考生,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考点,以供参考。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海;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2)虚证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针补法,可加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入,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ml,隔日1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