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针灸操作技术: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为方便广大考生,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考点,以供参考。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施术腧穴所在的具体位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手法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一)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而确定的。一般分为以下3种角度:

l_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剌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人。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二)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人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决定。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剌;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宜深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