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药学职称 > 其他信息 > 正文

病理生理学: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分泌和排泄的功能。在肾缺血、缺氧、感染及毒物作用下,可以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坏死,从而导致泌尿功能障碍。此外,在醛固酮、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利钠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下,也会发生肾小管的功能改变。

由于肾小管各段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故各段受损时所出现的功能障碍亦各异。

(一)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肾小球滤液中60~70%的钠以等渗形式由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同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分泌H+以利碳酸氢钠的重吸收。此外,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尿酸、蛋白质、钾盐等经肾小球滤过后,绝大部分也由近曲小管重吸收。因此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时,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此外,近曲小管具有排泄功能,能排泄对氨马尿酸、酚红、青霉素以及某些用于泌尿系造影的碘剂等。近曲小管排泄功能障碍时,上述物质随尿排出也就减少。

(二)髓袢功能障碍

髓袢重吸收的钠约占肾小球液中钠含量的10~20%.当原尿流经髓袢升支粗段及其相邻部分的远曲小管(称为远曲小管稀释段)时,Na+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重吸收,而Cl-则属于继发性的主动重吸收。由于此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低,因此原尿逐渐转变为低渗,而髓质则呈高渗状态,且越到髓质深部,高渗程度越高。此高渗状态是造成尿液浓缩的重要生理条件。高渗状态的形成,还与尿素由内髓集合髓质间质有关。髓袢功能障碍可致钠、水平衡失调。慢性肾盂肾炎使肾髓质高渗状态破坏时,可出现多尿、低渗尿和等渗尿。

(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障碍

这两部分重吸收的钠占肾小球滤液中钠含量的8~10%.远曲小管在醛固酮的作用下,具有重吸收Na+和分泌H+、K+和NH3的功能。远曲小管功能障碍可导致钠、钾代谢障碍和酸碱平衡紊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髓质高渗区受ADH的调节而完成肾脏对尿浓缩与稀释功能。集合管的功能障碍可引起肾性尿崩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