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洋地黄中毒时在治疗中怎样选择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心衰的BP控制在多少为准?
【回答】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苯妥对急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此药效不佳,还可选用利多卡因,或慢心律、溴苄铵等。
静脉注射不宜过快,2小时内重复使用的总量不宜超过300mg,第一天总量不宜超过1000mg
以免引起低血压。
【追问】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怎样区别?
【回答】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发病年龄与部位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新生儿亦可发生。男孩较多,可能由于活动多易受外伤所致。以胫骨及股骨为最多,其次为肱骨。外伤性骨髓炎则因外伤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部位,战伤中多见。
(二)症状
1.全身症状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严重。前躯症状有全身倦怠,继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严重者可有寒战,多有驰张性高热达39~41℃,烦燥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此病人往往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
2.局部症状 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跳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肢体不敢活动。患部肿胀及压痛明显。如病灶接近关节,则关节亦可肿胀,但压痛不显著。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X线检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化验中白血球及中性多核白血球均增高,一般有贫血。
化脓性关节炎(septic arthritis)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以髋、膝关节多发,其次为肘、肩及踝关节,其它少见。
病理进程分为三期。
1、浆液性渗出期:此期时间短,约2-3天。炎症仅在滑膜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滑膜肿胀,白细胞浸润。
2、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期:滑膜炎症加重,毛细血管壁和滑膜基质屏障功能丧失,渗出液为浆液纤维素性,粘稠且内含大量的为症细胞、脓细胞和纤维蛋白。
3、脓性渗出期:关节腔积聚浓稠黄色的脓性渗出液,内含大量的脓细胞和絮状物,关节软骨破坏加重,甚至剥脱。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