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尿毒症,应是少尿无尿吗?
【回答】答复: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定义:以肾小球纤维化,硬化为主要改变的肾小球肾炎。
2、发病情况:30%起病隐匿,预后差,多见于成人,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的原因。
3、病因:为各种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病理类型。
4、镜下病变:
(1)病变弥漫累及双侧肾脏的小球。
(2)小球体积缩小,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部分小球代偿性肥大。
(3)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部分小管代偿性扩张。
(4)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5)肾小球集中现象。
5、肉眼病变:
(1)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色苍白,质硬。
(2)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
(3)切面皮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
(4)颗粒性固缩肾。
6、临床病理联系:
(1)、尿的变化:质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较轻。
量变: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2)、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毒性代谢产物抑制骨髓造血。
(3)、高血压:肾脏缺血致肾素分泌增加。
(4)、氮质血症:肾组织滤过面积减少,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物质不能排出而蓄积,可致尿毒症。
综上,在病变早期肾浓缩功能受损,故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但到晚期肾脏已无滤过功能则是少尿,无尿。故本题选E。
【追问】此题哪儿可以显示出病变的早晚期?
【回答】答复:各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晚期都会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肾功能不全)。早期表现为多尿夜尿,进一步发展,则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此时多已为尿毒症期)。还原考点练习题答案设定为E。
【追问】肾衰竭分为几期?什么名称?怎么分?机肝的比值?
【回答】答复:下述内容供参考。
慢性肾病逐渐恶化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分为四期:
(1)代偿期 血肌酐141.4~177.O微克分子/L(1.6~2.0mg/dl),肾单位减少20%~25%,通过代偿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尚好,如果有蛋白尿,患者晨起可有轻度眼睑水肿,但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2)失代偿期(即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185.9~442.6mmol/L(2.1~5.0mg/dl),肾单位减少50%~70%,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多、乏力、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及轻度贫血,偶有酸中毒。
(3)失代偿晚期(即尿毒症前期) 血肌酐>442.6~708.2微克分子/L(5.0~8.0mg/dl),肾单位减少70%~90%,患者常有严重贫血、水肿,可有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4)尿毒症期 血肌酐>708.2微克分子/升(8.0mg/dl),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大量水在体内储留。表现为重度水肿,常伴有胸水和腹水。需依赖透析疗法以维持生命。多因高钾血症或酸中毒或严重贫血或无尿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脑水肿而死亡。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