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正文

不提高医技乡村医生难生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每日打卡> 大纲教材>

“个别乡镇卫生院仅有1名执业医师,全县拥有副主任医师的卫生院仅有2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近日,《东江时报》关于龙门县执业医师构成情况的报道,着实让人们对基层执业医师的业务素质“大跌眼镜”,也对农村基层群众能否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担忧起来。

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市在硬件上完成73间乡镇卫生院和1052间村卫生站改造,在制度上行政村全部实行 “一村一站一医生一万元补贴”制度,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农村群众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小疼基本上花上几块钱、十来块钱就能看一次病。

在看似比较完善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下,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不高却是不诤的事实。《东江时报》披露:目前我市执业(助理)医师缺口较大的县(区)是惠东县和龙门县。“两个县的执业医师又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偏远山区和乡镇卫生院尤其缺少执业医师。”其中,龙门县1594名乡村医生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的仅1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同时,又规定,不具备该法规定的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管理办法。由于相应的管理办法还未配套,“大部分乡村医生是从赤脚医生过渡为乡村医生的”,他们由于绝大部分未能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实际上这些乡村医生行医是处于一个灰色地带。

医德高尚、医技高超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相对于执业医师这块“牌照”而言,农村群众更看重的是乡村医生的“口碑”,就是看病是否便宜、能否看好病。如果一名乡村医生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医学教育,没有取得行医的“牌照”,而只是接受过短期而零散的业务培训、或是“自学成才”,在实践工作中只凭经验和“土法看病”,其医疗效果很值得怀疑。人命关天,群众把生命健康交给了乡村医生,就是对他们的信任。如因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看不好群众的病,或者小病变大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医生难辞其咎,就很难在农村立足。因此,练好内功,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乡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后,笔者认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着力点放在提升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上。对新招收的农村医生要严格把好入口关,确保其持证上岗;进一步调整利益导向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基层;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贴力度,让其安心为村民服务;实施乡村医生业务培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