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法】绿豆,煎汤,十五至三十克;研末或生研绞汁。
绿豆清凉解毒,热性体质及易患疮毒者尤为适宜。绿豆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甲状腺机能低下者,忌多食绿豆。
【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频频饮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
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有时,梨子、柿子即使没有用铁刀去切,皮上也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是因为鞣酸分子中含有许多酚烃基,对光很敏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黑色的氧化物。
【药膳方选】
1.绿豆汤:绿豆淘尽,加大火煮沸10分钟,取汤冷后食用,用于解毒清热(注意不能久煮)。
2.绿豆汁:绿豆1500克,淘净,用水2500毫升,煮烂细研,澄滤取汁,早晚食前各服一小盏,治消渴、小便频数。
3.绿豆银花汤: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用于夏天预防中暑。
4.生绿豆粉:生绿豆50克,研末,每次9克,开水吞服。治乳疮。
5.解暑:绿豆,水煮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遵生八笺》绿豆汤)
6.治小便不通、淋漓:绿豆50g,冬麻子30g(绞取汁)陈皮10g(为末),共煮熟热食之(《圣惠方》)
7、治乌头中毒:绿豆120g,生甘草60g,水煎饮汁(《上海常用中草药》)。
8、治金石丹火药毒及酒毒、烟毒、煤毒:绿豆100g(为末),豆腐浆2碗,调服之。如无豆腐浆,用糯米泔顿温亦可(《本草汇言》)。
9、治食物中毒及附子、巴豆、砒霜、农药、毒草中毒:绿豆50g,粳米100g,共煮粥。日2-3次,冷服(《中国药膳大观》绿豆粥)。
10、治腮腺炎:生绿豆60g,煮至将熟时,如白菜心2-3个,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日1-2次(《中药大辞典》)
11、治亚急性皮疹及皮肤瘙痒:绿豆30g,水发海带50g,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后加入红糖即可(《中国药膳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