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文蛤中药

鲜蛤凤翅汤

文蛤 (《本经》)

【异名】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

【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

【采集】4~10月间采捕,去肉,洗净,晒干。

【药材】贝壳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外面灰白色,近壳顶处或全部布有棕色或银灰色轮纹,或被棕色薄膜,平滑而有光泽。内面乳白色或略带青紫,平滑,亦有光泽。质坚硬而重,断面显层状。气无,味淡。以光滑,黄白色,无泥垢者为佳。

产广东、山东、福建、江苏等地。本品和青蛤的贝壳,药材通称为海蛤壳。

【炮制】文蛤:洗净晒干,碾碎。煅文蛤:将文蛤置无烟火上煅红,取出放冷,碾碎。

①《本草汇言》:"用酒煮一时,乘热捣细用。"

②《本经逢原》:"用酸浆水或醋,煮半日许,捣粉用。"

【性味】咸,平。

①《别录》:"味咸,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咸,平,微寒,无毒。"

【归经】①《注解伤寒论》:"走肾。"

②《长沙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

①《本经》:"主恶疮蚀,五痔。"

②《别录》:"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痿,大孔出血,崩中漏下。"

③《汤液本草》:"能利水。治急疳蚀口鼻,烧灰腊猪脂和涂之。"

④《长沙药解》:"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本草经巯》:"病属邪热痰结者宜之,气虚有寒者不得用。"

【选方】①治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五两。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金匮要略》文蛤散)

②治痰饮胶结不化,为咳逆、为胸痹者:文蛤一两(烧存性,研极细末),姜制半夏、胆星、厚朴、陈广皮、白芥子、于白术、枳实各一两(俱同麸皮拌炒)。上研为末,每早晚各服一钱,食后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