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价值
每百克百合含有蛋白质3.36克,脂肪0.18克,淀粉11.8克,还原糖3.O克,蔗糖10.39克,果胶5.6克,还含有秋水仙碱、维生素B1、B2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证明,百合有升高血细胞的作用,因此对多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风寒外感者忌用。
毒性
野百合碱毒性极大,大鼠皮下注射半数致死量134±11.6毫克/公斤,动物均表现全身出血,肝脏明显浊肿充血。大白鼠(30毫克/公斤/7天)、狗(18毫克/公斤/10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白细胞与血小板轻度下降。给犬高剂量(62.5毫克/公斤/7天后改为122.5毫克/公斤
)则出现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数降低;肝、肺受损害较严重。大白鼠高剂量(80毫克/公斤/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白蛋白结合能力下降,肝脏储铜量升高,腹水病鼠的门静脉压上升,抑制肝细胞的有丝分裂,并使肝脏中出现巨细胞。二巯基丁二钠(抗放射药)、左旋半胱氨酸盐酸盐对野百合碱引起的大鼠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抗癌作用也被轻度削弱。美丽野百合的毒性因动物种属而有很大差异。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野百合碱对小鼠肉瘤-180、白血病L615、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24小时开始治疗),其中以对瓦克癌-256疗效最为显著。另有报告,对S37抑制率为54~75%。如在野百合碱母核氮原子上引入氧原子,毒性可降低,但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亦随之降低。临床试用于皮肤癌及子宫癌有较好的疗效,对白血病亦有一定效果。此生物碱为双稠吡咯啶类,其抗癌作用与烷化剂相似。
2.体内过程野百合碱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都很快出现于血液中,口服者虽吸收快,但吸收峰低,一次给药后经72小时尚能测出野百合碱及其代谢物,说明有明显的蓄积性,主要积聚于肝、肺、肾。主要排泄途径为尿,72小时尿中排出量为8.34~17.01%,粪便中未能检出。癌症病员用药过程中或停药22~90天后,在尿中仍不断排出。利尿剂可促进其排泄。
3.其它作用
野百合碱对麻醉狗有持久和显著的降低血压作用,并能抑制离体兔心,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兔、豚鼠的回肠,大白鼠和豚鼠的子宫,狗气管链),这些作用不因阿托品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