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怕炎热,怕涝。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忌连作。
2.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土地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kg,尿素20kg,磷肥钾肥50kg。然后做成高畦,等待播种。
3.播种:野百合用小鳞茎繁殖。播种期以秋播为好,也就是9月份前后。播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野百合小鳞茎栽植沟内,覆土浇水保墒,以利成活,行株距20cm×15cm。每亩播种量150kg左右。
4.田间管理:野百合播种后于第二年的春季出苗。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阴雨天气注意排水,干旱天气及时浇水。花蕾期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10kg。为防止养分消耗,应在花蕾期及时剪除花蕾。
5.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可于发病前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防治。病毒病用乙磷铝防治。害虫主要为蚜虫,用甲胺磷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防治。
6.收获与加工:野百合于播种后第二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将挖出的地下鳞茎去掉泥土,进行大小分级。大的供药用,小的作种用。加工时,将鳞茎剥离成片,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捞出摊于席上晒干即可。以肉厚、色白、质坚、半透明者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