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别
(1)昆布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缠结成把。全体呈绿褐色或黑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软后展开成扁平长带状,长50-150cm,宽10-40cm,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形。气腥,味咸。
(2)黑昆布片部卵形或扁圆形,1-2次羽状深裂,裂片长舌状,边缘有疏齿或全缘。气腥,味咸。水浸泡,手捻分层。
(3)裙带菜片部1次羽状深裂,中央有隆起的中肋。气腥,味咸。以片大、体厚、色青绿者为佳。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以干燥品计算,昆布含碘(I)不得少于0.35%,黑昆布含碘(I)不得少于0.20%。
含量测定
取该品10g,剪碎[同时另取该品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瓷皿中,缓缓加热炽灼,温度每上升100℃维持10分钟,升温至400~500℃时维持40分钟,取出,放冷。炽灼残渣置烧杯中,加水100ml,煮沸约5 分钟,滤过,残渣用水重复处理2 次,每次100ml,滤过,合并滤液,残渣再用热水洗涤3 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约80ml,放冷,浓缩液转移至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 滴,滴加稀硫酸至显红色,加新制的溴试液5ml,加热至沸,沿瓶壁加20%甲酸钠溶液5ml,再加热10~15分钟,以热水洗瓶壁,放冷,加稀硫酸5ml 与15%碘化钾溶液5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每1ml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0.2115mg的碘(I)。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海带含碘(I)不得少于0.35%,昆布含碘(I)不得少于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