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品 > 正文

白芥子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脂肪、蛋白质、黏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 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Hydroxybenzyl isothiocynate)(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 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产生芥子酸和胆碱.

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 白芥子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刺激作用 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 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

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 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 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

芥子粉作为调味剂, 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3。其他作用 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 使痰液变稀而起祛痰作用.

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 呼吸增快.

亦有报告指出,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引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