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凝血酶样物、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凝血酶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 银环蛇蛇毒中的α-环蛇毒素(α-Bungaro- to-Bungaroto-xin), 是一种神经毒.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 但与毒性没有联系.
药理作用
1. 五步蛇、蝰蛇的蛇毒作用 主要是血循毒.被五步蛇咬伤后局部出现肿痛、淤斑、溃烂;全身可出现大量溶血、出血、咯血, 水与电解质紊乱;甚者迅速出现血压骤降, 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此种降压与组胺(还有5-羟色胺、缓动素等)的释放有关, 临床病人和实验动物都有急性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及病理改变.急性溶血则引起高血钾, 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血液失凝和广泛出血是毒蛇咬伤后的突出症状, 其机制是蛇毒有促进血凝的作用.五步蛇有凝血酶样作用(也有抗凝血酶元及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蝰蛇毒具有凝血活素样作用(作用于Ⅹ因子).它们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沉淀为纤维蛋白, 形成微血块沉积于血浆内.这些纤维蛋白微血块经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而溶解, 结果因纤维蛋白耗竭而致血液失凝, 且出血难止(脱纤维蛋白综合征).大多数蝰蛇毒含有“出血毒素”, 即血管毒, 其对血管系统(特别是肺脏)有破坏作用, 可导致显著的全身出血及局部的出血性水肿.该种血管毒是一种蛋白质, 蛋白溶解活性低, 没有酶活性.
五步蛇制成的注射剂能治疗高血压病, 能使麻醉犬的血压显著下降, 其降压作用机制是直接扩张血管.对小鼠亦有镇静、催眠和某些镇痛作用.
2. 银环蛇的蛇毒作用 主要是神经毒.被银环蛇咬伤后, 局部仅出现麻木, 感觉不大.一旦神经症状发作, 严重者即可见到呼吸麻痹, 易导致死亡.引起呼吸麻痹的原因可能是外周箭毒样作用.其作用发生较慢, 但恢复亦慢或很难恢复.抗胆碱酯酶药的对抗作用不明显.
银环蛇尚含乙种环蛇毒素(β-Bungaro- toxin), 有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功能.此作用与眼镜蛇神经毒(Cobrotoxin)、甲种环蛇毒素(α-Bungarotoxin)或箭毒不同.
银环蛇毒既对呼吸肌、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 亦对胃肠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胃肠麻痹).在引起呼吸麻痹前一般不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在危重病人, 则可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 故在抢救时应当预防循环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