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动物形态〗
1.草麻黄 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莆匐;草质茎直立,小枝对生或轮生,节明显,节间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2合生,裂片2,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卷。雌雄异株,雄球花3--5聚成复穗状,顶生;雌球花阔卵形,常单生枝顶,成熟时呈红色浆果状。种子常两枚,卵形。花期5--6月份,种子成熟期7--8月份。生于干山坡、平原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分布于华北及吉林省、辽宁省、河南省西北部、陕西省、新疆自治区等地。
2.中麻黄 小灌木,高40--80厘米。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基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白粉,节间长3--6厘米,直径2--3毫米,鳞叶下部约1/3合生,裂片3 (稀2) ,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数个簇生于节上;雌球花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种子通常3粒 (稀2)。花期5--6月份,种子成熟期7--8月份。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米的干旱荒地、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省、山东省等地。
3.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上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分枝多,节间长1.5--3厘米,直径1--1.5毫米,常被白粉。鳞叶下部约2/3合生,裂片2,钝角形,不反卷。雄花序多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雌球花成对或单生于节上,种子通常1粒 (稀2粒)。花期6--7月份,种子成熟期8--9月份。生于干旱荒地、多砂石的山地、干旱的山脊、山顶多石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省西部、甘肃省、新疆自治区等地。
〖药材产地〗
草麻黄主产于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中麻黄主产于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草麻黄产量大,中麻黄次之,商品上两种常混用;木贼麻黄产量小,多自产自销。
〖栽培〗
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用种子及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应采取成熟饱满的种子,条播或穴播。条播开浅沟,行距30厘米;穴播穴距30厘米左右,每穴播种子20--30粒,覆土0.7--1.0厘米,播后浇水,约经15日左右出苗,不需间苗,应注意松土除草。分株繁殖:多在秋天或早春进行,将植株挖出,根据株丛大小,每株丛可分成5--10株,选择高燥的地块,作成平垄,开沟,行距30厘米,按株距30厘米栽植,栽后覆土至根芽,将土压实后浇水。苗期和生长初期适当浇水,苗高6--8厘米后,返青前每1hm2施厩肥22500—30 000公斤。栽培研究进展:略
〖采收加工〗
8--10月份间割取部分绿色茎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6成干时,再晒干。放置于燥通风处,防潮防霉。干后切段供药用。
〖药材炮制〗
1.麻黄 取原药材,除去残根、木质茎等杂质,洗净,润透,切中段,干燥。
2.蜜麻黄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段拌匀,闷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晾。麻黄每100公斤,用炼蜜20公斤。炮制研究进展:略
〖药材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优劣评价〗
麻黄商品以干货,茎枝粗壮,圆柱形,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不带跟,无杂草,不霉变者为佳。商品以草麻黄为主流商品,现从麻黄碱含量衡量,认为木贼麻黄为佳,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