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理学 > 正文

组织胺与变态反应病

速发型变态反应

在速发型变态反应中,组织胺参与的作用有较大意义。其它类型变态反应,如内毒素休克、炎症和烧伤等,也出现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血液中组织胶水平增高的现象,患有肥大细胞肿瘤,血液及组织中肥大细胞增多时,亦伴有组织胺生成和释放的增加,其后果为明显的荨麻疹和发作性出现皮肤发红(潮红),重症患者可伴有水肿和支气管痉挛。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短暂的真皮充血水肿性病变,其基本机制是局部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组织胺是其重要的因素.皮肤划痕症(dermograPhsim),也称“人工荨麻疹”,引起此症疾的因素,据信为组织胺.病因复杂的多形红斑(erythemamultifme)是一种综合征,但一般认为亦与变态反应有关。如何克服由于组织胺释放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许多专家和学者曾一度研究设法阻止组织胺的释放,加强组织胺的代谢,以及促使组织胺的失活,以防治这类变态反应的发生。同时,组织胺的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早在1910年,Dale和Barger从霉菌麦角中提取组织胺,并以此人工诱发了过敏性休克.Draysted等曾将组织胺注射到动物体内,也诱发了过敏性休克.亦即组织胺休克(histamineshock),可用含0.25mg组织胺盐水溶液注射于豚鼠心脏,致动物过敏性休克而死亡。Epstsinr给志愿者皮内注射组织胺后,人工诱发了荨麻疹;同时,用组织胺作气管滴入,也引起了哮喘发作。故组织胺与各种变态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后来的报导雷同,对于组织胺导致变态反应病,这一定论毫无疑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