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原理
叶酸在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是体内转移“一碳基团”的载体,是DNA合成的主要因素。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上部)几乎完全被吸收,5—20分钟后可出现在血中,1小时后可达最高血药浓度。大部分主要贮存在肝内,体内的叶酸主要被分解为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血浆半衰期约为40分钟。由胆汁排至肠道中的叶酸可再被吸收,形成肝肠循环。慢性酒精中毒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叶酸的量大受限制,叶酸的肝肠循环也可能由于酒精对肝实质细胞的毒性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这是很容易纠正的,只要恢复正常饮食,就足以克服酒精的影响。还有在妊娠,哺乳期间,都可导致体内叶酸需求增多,是叶酸补充的指征。
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g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抗生素类药物可影响微生物法测定血清或红细胞中叶酸的浓度,出现浓度偏低的现象。正使用苯妥英(抗癫痫药),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阿司匹林时,应该增加叶酸的摄取量;大量摄取叶酸会使服食二苯乙内酰脲的癫痫症患者产生痉挛现象。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加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中止叶酸的治疗作用。
另外,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喋呤,甲氧苄氨嘧啶和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由这两种药物在细胞内代谢有最后的共同通路所造成的。
不良反应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叶酸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一些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肿胀,头晕,呼吸困难。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应该马上求医。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叶酸之敌
水、磺胺药剂、阳光、雌激素、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紫外线可使叶酸溶液失去活性,碱性溶液容易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相关建议
如果您是常喝酒的人,多摄取叶酸为好;有许多人在短期间内每天摄取1~5mg的叶酸,结果皮肤上的斑点消失了;如果您感觉到似乎要生病,或者是已经生病了,必须要摄取抗紧张感的营养补品,切记要先查看其中是否含有充分的叶酸。叶酸不足时,抗体会减少,抵抗力将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