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01 > 正文

肝脏的血管性疾病

肝脏所接受血液的1/4由肝动脉输送,肝动脉由心脏逐级分支而来,另3/4的血液由引流肠道血液的门静脉运送而来,由肠道引流来的血液充满已被消化的食物待肝脏予以处理。

血液经肝静脉离开肝脏,此时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液已混为一体,肝静脉汇入体内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后者将血液引入心脏。

肝动脉异常

肝脏的某些部分,特别是支持组织和胆管壁仅由肝动脉供血,肝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锁,可引起这些部分出现明显的损害。肝动脉血液可因损伤受到阻碍,如枪伤或手术创伤或血栓。血栓一般由动脉壁的炎症(动脉炎)引起,或者由注射抗癌药物、其他毒性或刺激性物质进入动脉而引起。

肝动脉可以发生动脉瘤。动脉瘤是在动脉薄弱部位上的瘤样突起。肝动脉瘤通常由感染、动脉硬化、外伤或结节性多动脉炎引起。动脉瘤可压迫邻近胆管使其狭窄甚至闭锁,胆汁回流可导致黄疸。动脉瘤的3/4以上破裂可引起大出血。肝动脉瘤可经肝动脉插入一根导管进行治疗,或注射刺激物质使其闭锁,如不能奏效,则行手术治疗。

静脉阻塞性疾病

静脉阻塞性疾病是肝内小静脉的阻塞。

静脉阻塞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1~3岁儿童因其血管较小而特别容易发病。药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可引起血管闭塞,如千里光叶(牙买加用于制药)、二甲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和抗癌药如硫唑嘌呤;放射治疗可引起小静脉阻塞,肝移植排斥反应产生的抗体也可引起这类损害。

血管阻塞引起肝脏血液回流,减少肝脏供血,血供的减少损害肝细胞。

巴-希氏综合征

巴-希氏综合征(闭塞性肝静脉内膜炎)是由血栓完全或部分堵塞引流肝脏的大静脉的一种罕见疾病。

一般而言,巴-希氏综合征病因不明,有时病人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如妊娠或镰状细胞病,罕见情况下,因出生缺陷,静脉缺如。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少于1/3的病儿存活不超过一年。

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栓导致的门静脉阻断。

门静脉阻断可由肝硬化或肝、胰、胃的癌肿引起,或由胆管炎、胰腺炎或肝脓肿引起。新生儿门静脉血栓可由肚脐感染(脐炎)引起。门静脉血栓形成也可发生于妊娠妇女,特别是伴有妊娠中毒症(一种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癫痫样发作,有时伴昏迷的疾病)的妇女。

门静脉血栓形成也可发生于任何导致门静脉血流淤滞的情况下,如巴-希氏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限制性心包炎,不正常的血凝倾向同样可引起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常不能查明。

其他有关肝血管疾病

严重的心力衰竭可引起肝引流静脉内压力增高,导致肝脏损害。心衰的治疗可恢复肝脏功能。

在镰状细胞病,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堵塞肝内血管,引起肝损害。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朗奥韦氏病)是一种可累及肝脏的疾病。肝脏受累时,在肝发生异常扩张的血管小区(扩张毛细血管)。这些不正常血管形成动脉间的短路循环(分流),这种分流可引起严重心衰,后者可进一步损害肝脏,促进肝大。分流血液也可引起持续的杂音,可用听诊器听到。肝脏部分区域可有瘢痕(硬化和纤维化)和良性血管肿瘤(血管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