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01 > 正文

丹毒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婴儿多见于腹部,脐部感染有关。愈后遗留有色素沉着。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 临床特点:

一、病因: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

二、先驱症状:畏寒、全身不适、高热,39~40℃ 。

三、好发部位:小腿、颜面部。

四、皮损特点:鲜红色水肿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严重者可发生水疱 Fig1。

五、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

六、自觉症状:压痛明显,局部皮温高 。

七、预后:复发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肿,下肢反复发作可导致象皮肿。

八、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 。

预防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 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

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

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四、局部治疗: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 。

五、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