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执业药师考试 > 其他信息 > 正文

医药道德之治学严谨

古代许多有成就的医药学家都是不拘古法、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冲破阻力、突破陈规陋俗、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士。既要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经验、理论和技术, 又要不拘守古训, 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纠正古书的错误, 发展医药科学。明代医药学家吴有性就曾说过:“守古法不合今病, 以今病简古书, 原无明论, 是以投剂不济。”

李时珍冒险捕蕲蛇: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过程中, 对每种药材都要认真核对。蕲蛇, 是他家乡蕲州的一种特产, 乃名贵药材, 能“适骨搜风, 截惊定搐”, 可治疗风痹等多种疾病。这种蛇其走如飞, 牙利而毒, 倘若被它咬了, 必须立即截肢, 否则就会丧命, 因此, 很不容易捕捉。李时珍为了弄清蕲蛇的形状、颜色、习性等特征, 就到蛇市上去观察。后来听说市场上的蕲蛇都是蛇贩子从江南捕来的伪品, 真正的蕲蛇生长在城北的龙峰山上。于是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 几次攀上龙峰山,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 捕获了一些真蕲蛇, 经过多年仔细观察、采访, 终于写出了“蕲蛇传”。

王清任绘解剖图:王清任,在行医实践中发现“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 导致“后人遵行立论, 病情与脏腑不符”, 便决心予以纠正。嘉庆二年流行小儿麻疹, 十死八九。王清任“不避污秽,每日清晨, 赴义冢中, 就群儿之露脏者视之”。但义冢中的小儿尸体多系“犬食之余”,脏腑不全。他又三次去奉天府(沈阳)和北京刑场观察尸体, 然而关于横膈膜的形状、位置, 始终未见。王清任又遍访内行, 虚心求教, 前后历时42年, 对于脏腑的观察“方得的确”。随后又绘制成了《亲见改正脏腑图》,并撰著了《医林改错》。他以不怕“议余故叛经文”精神, 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著作,并且声明“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 眼底光明, 临证有所遵循, 不致南辕北辙, 出言含混, 病或少失, 是吾之厚望。”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