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精神障碍的思维程序-临床助理医师

精神障碍的思维程序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第一步:确定病人是否有器质性因素

只有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才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

第二步:确定是精神病性还是非精神病性的

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性特征);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第三步: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必须治疗原发的躯体疾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等;

(2)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维生素和水分;

(3)控制精神症状:因年龄、躯体疾病、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原因,对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使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起始剂量应更低,剂量应逐渐增加,而当症状稳定时,应考虑逐渐减少剂量。对存在攻击行为或行为紊乱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抑郁患者可用抗抑郁药,但须注意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副作用,特别要禁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的患者。严重失眠和焦虑的病人,可以短期、小量使用抗焦虑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