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临床助理医师辅导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抑制剂

正常情况下,电子传递和磷酸化是紧密结合的。有些化合物可影响电子传递或干扰磷酸化反应,其结果均可使氧化磷酸化不能正常进行。如果只有代谢物的氧化过程,而不伴随有ADP的磷酸化,则称为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根据不同的化学因素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影响方式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类。

(1)呼吸链抑制剂: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而使氧化受阻的物质(药物或毒物)称为呼吸链抑制剂。如鱼藤酮、粉蝶霉素A及异戊巴比妥、安密妥等,它们与NADH-Q还原酶中的铁硫蛋白结合,阻断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Cytb与Cyt c1间的电子传递。氰化物,叠氮化物,H2S及C0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

(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与呼吸链抑制剂不同,这类试剂的作用特点是既抑制氧的利用又抑制ATP的形成,但不直接抑制电子传递链上载体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是直接干扰ATP的生成过程,由于它干扰了由电子传递的高能状态形成ATP的过程,结果也使电子传递不能进行。寡霉索和二环己基羰二亚胺就属于这类抑制剂,它们与ATP合酶的F0单位结合阻止了H+从质子通道回流,使磷酸化过程无法完成,因此阻断完整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

(3)解偶联剂:这类化合物的作用是使电子传递和ATP形成两个偶联过程分离,故称解偶联剂。这类化合物只抑制ATP的生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使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都转变为热能。因为这类试剂使电子传递失去正常的控制,造成过分地利用氧和燃料作用物,而能量得不到储存。典型的解偶联剂是2,4——二硝基酚(DNP),因DNP为脂溶性物质,在线粒体内膜中可自由移动,当其进入基质后可释出H+.返回胞液侧后可再结合H+,从而使H+的跨膜梯度消除,使氧化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ATP的合成反应,因此也称为质子载体。其他一些酸性芳香族化合物(如双香豆素、三氟甲氧基苯腙羰基氰化物、水杨酰苯胺等)也有同样作用。解偶联剂对作用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影响。

2.ADP的调节作用

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的调节。当机体利用ATP增多,ADP浓度增高,转运入线粒体后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ADP不足,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这种调节作用可使ATP的生成速度适应生理需要。

3.甲状腺素

甲状腺激素可激活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ATP加速分解为ADP和Pi,ADP进入线粒体数量增多,因而使ATP/ADP比值下降,促进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由于ATP的合成和分解速度均增加,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提高,基础代谢率偏高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主要的临床指征之一。

4.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DNA呈裸露的环状双螺旋结构,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容易受到本身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的损伤而发生突变。线粒体DNA含编码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复合体中13条多肽链的基因以及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所需的22个tRNA的基因和2个rRNA的基因。因此线粒体DNA突变可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功能,使ATP生成减少而致病。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