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可否解释一下主动脉缩窄血压?
【回答】答复:本题选E。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畸形。
主动脉缩窄最常见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与主动脉连接的相邻部位。
主动脉缩窄段造成血流阻力增大,于是缩窄近端血压升高,缩窄段远端血供减少,血压降低。
主动脉缩窄病例在婴幼儿期虽可出现高血压,但血压升高的程度不严重,一般上肢血压比下肢高2.7kPa(20mmHg)以上。常呈现心脏扩大。心区可能听不到杂音或在胸骨左缘和缩窄段相应的背部听到收缩期杂音和奔马律,常见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95%以上病人的结合实际窄部位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缩窄段近心端血压升高,头部及上半身血供正常。缩窄段远心端血压下降,下半身血供减少。缩窄所致缩期杂音于肩胛间区易听到,常传导至心前区、心尖区、左腋下和左胸骨上窝。
【追问】一般上肢血压比下肢高2.7kPa(20mmHg)以上.问: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
【回答】答复:应该指的是收缩压!
【追问】儿童的血压公式好像是年龄*2+80,如果这么算的话,好像就不是了
【回答】答复:该患者为 16岁,按成人标准
【追问】上下肢血压是一样高吗
【回答】答复:
您好!
上下肢血压不是一样高。
国际通行的测量血压的标准是,正常人的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在右上臂。而对于初诊病人,应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血压,以做对照,如果双侧血压相差不大(小于10mmHg),以后只测量右上臂血压就可以了。
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
测量下肢血压也很重要。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此外,高血压患者一旦感到下肢疼痛、痉挛或冰冷,也应该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再测量下肢血压。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上肢血压明显偏高,而下肢血压偏低,甚至无血压,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狭窄等病变。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波扫描及其它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