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提问】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为什么?谢谢!!

【回答】答复: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指征:HBV—DNA阳性、HBeAg阳性伴ALT超过正常上限两倍。

◆绝对禁忌证:妊娠、精神病史、癫痫、酗酒/吸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性肝硬化、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除肝移植外的器官移植后急性期、治疗前粒细胞<1.0×109/L,血小板<50×109/L。

干扰素分αβγ三种。α-干扰素由人白细胞产生,称人白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由人成纤维母细胞产生,又称人成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γ-干扰素由人T淋巴细胞产生,又称人淋巴细胞干扰素。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剂。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干扰素,与细胞表面特殊的由神经节糖苷和糖蛋白组成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的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及蛋白激酶,破坏病毒的mRNA,致使病毒蛋白合成受阻。

干扰素不能直接中和病毒,主要通过与目标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使目标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2'-5OAS),切断病毒mRNA,抑制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干扰素还能使目标细胞抑制病毒的脱壳、DNA复制及mRNA转录,但不影响宿主细胞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因干扰素既在RNA水平抑制病毒蛋白表达,又在DNA水平抑制HBV—DNA复制,故治疗时可见HBeAg和HBV—DNA同时转阴。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D。

【追问】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不可应用干扰素吗?

【回答】答复:是的。传染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干扰素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亦应停药。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