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基本病理变化是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1.渗出为主的病变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量多、毒力强及变态反应明显时,常出现渗出性病变,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或病变恶化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此类病变可完全吸收,或转变为以增生或变质为主的病变。
2.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察见。三四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可以看到,其境界分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或灰黄色,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以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类上皮细胞梭形或多边形,核圆或卵圆,胸质丰富,境界不清。Langhans巨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可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核,呈花环状,马路状排列在细胞周边区。
3.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以上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而在某一时期以某一种变化为主,随着机体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强弱的变化而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