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方法是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止血两个方面。
(1)补充血容量: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见表10-28。首先,可经静脉快速滴注平衡盐溶液和人工胶体液,其中,快速输入胶体液更容易恢复血管内容量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能维持胶体渗透压,持续时间也较长。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HCT在30%为好。若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00g/L可不必输血;低于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在70~100g/L。时,可根据患者的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其他器官功能来决定是否输红细胞;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的30%可输全血。输入液体的量应根据病因、尿量和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临床上常以血压结合CVP的测定指导补液。如出血尚未止住应注意控制输液量。
(2)止血:在补充血容量同时,如仍有出血,难以保持血容量稳定,休克也不易纠正。对于肝脾破裂、急性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应在保持血容量的同时积极进行手术准备,及早施行手术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