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why
【回答】答复:
你好~!
恶变的溃疡,龛影边缘不规则, 呈锯齿状,集中的粘膜有中断、变形或融合现象。
感谢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主题干编号:3224]
男性,35岁,胃溃疡史5年,3月来上腹无规律疼,进食后显著,钡透:胃粘膜增粗,紊乱,胃窦见l.0cm×1.5cm龛影
[副题干] 该患者的诊断为:
A.胃溃疡恶变
B.复合性溃疡
C.胃溃疡并慢性胃炎
D.胃溃疡并幽门梗阻
E.胃溃疡并胃粘膜脱垂
【回答】答复:
您好!
您好,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胃溃败的辅助检查:
1.龛影为溃疡病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粘膜纹: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约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心的粘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溃疡病的其他X线征象:
(1)胃大弯侧指状切迹;
(2)胃小弯侧缩短;
(3)胃角切迹增宽;
(4)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慢性胃炎的辅助检查:
内镜下浅表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是红斑(点、片状、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的依据是粘膜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胃癌的X线钡餐检查:
应用气钡双重对比法、压迫法和低张造影技术,可更清楚显示病灶,提高诊断准确率。胃癌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息肉样或隆起性病变)、边缘欠规则或腔内龛影(溃疡)和胃壁僵直失去蠕动(癌浸润)等。对部分充盈缺损型病变,需与良性息肉鉴别;对恶性特征欠明显的溃疡,需与良性溃疡鉴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因此X线钡餐检查对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诊断的正确性不如内镜检查加活检。
【追问】为什么不选A
【回答】答复:题中所述信息较,目前不支持恶性溃疡的表现。
恶性溃疡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
(1)龛影较大:2.5 cm以上。主要是由于胃癌开始发生于胃粘膜腺体,先发展成腔内肿块,并浸润局部胃壁,然后发生表面糜烂,进而形成溃疡,较宽大,但深度较浅。
(2)龛影位于胃腔内者
(3)龛影部位
(4)龛影的形态:呈不规则和盘状;圆形6例。
(5)痉挛切迹
(6)指压征及裂隙征:龛影口部不规则,出现指迹状充盈缺损,叫指压征。在两个指压迹之间有一尖刺状阴影,底宽,尖端指向胃腔叫裂隙征。它的病理基础为粘膜下层结节状癌浸润所造成。裂隙征病理基础是由于溃疡周围的破裂痕或两个癌结节之间凹陷间隙所构成。
(7)龛影的环堤征:环堤是龛影周围一圈不规则的透亮区,环堤大小不一,有的较宽,有的较窄,在正面观显示为一圆圈形透亮区,切线位呈半月状,称为半月征,其病理基础代表恶性隆起的边缘,是癌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层之故。
(8)龛影周围粘膜纹:恶性龛影周围粘膜纹中断,断端呈杵状或结节状增粗。其病理基础是在粘膜下者一圈坚硬的癌浸润,加压后粘膜下层,坚硬癌浸润压在尚柔软的粘膜层上,以致其上粘膜变平,形成透亮之环堤及粘膜突然中断。龛影周围粘膜也可纠集,但纠集辐辏不规则。一部分纠集,一部分不纠集。
(9)胃轮廓线改变:胃的恶性溃疡在双结比造影中,龛影周围胃轮廓线中断或增厚,部分龛影周围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X线征象。
(10)其它X线征象:局部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移动性差等。
【追问】胃溃疡并慢性胃炎,好像题干里没有慢性胃炎的提示啊
【回答】学员sxhp,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钡透:胃粘膜增粗,紊乱,此项检查提示有慢性胃炎。
祝您学习愉快!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