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自体瓣膜性心内膜炎的辅助检查-临床助理医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自体瓣膜性心内膜炎的辅助检查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复习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1、血培养:首选检查。确诊方法。“金标准”。阳性率95%.确诊出血培养多次阳性外还可有新出现的心脏病理性杂音即新的瓣膜关闭不全。

1) 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第一日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次日未见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后,开始抗生素治疗。

2) 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

3) 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后开始治疗,每次取静脉血10-20毫升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三周。

2、超声心动图(UCG):“银标准”

1、经心超可诊断出50%的赘生物,可诊断出50%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检查敏感性高达95%以上。可以检测出小于5mm的。赘生物≥10mm者,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大。未探及赘生物,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2、Duke诊断标准:2主项、1主项和3次项、5次项均可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

(1)主要诊断标准:

①两次血培养阳性,而且病原菌完全一致,为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

②心超发现赘生物,或新的瓣膜关闭不全

(2)次要标准:

①基础心脏病或静脉滥用药物史;

②发热;

③血管现象: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淤点与Janeway损害;

④免疫反应: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及类风湿因子阳性;

⑤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

⑥心超发现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